你们破坏共识,要承担一切后果!”
2020年,在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,面对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过边界线进行挑衅,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,在激烈的交涉中,祁发宝身先士卒、身负重伤。

“到高原去、到斗争一线去”,这是祁发宝主动向组织申请的。
2015年,祁发宝获得了第19届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”,当时入伍18年、36岁的他曾3次放弃到条件较好单位工作的机会,坚守在阿里高原。

身处恶劣环境不言苦,挑战生理极限不畏难,直面生命威胁不怕死。
时光流逝,直至今天,44岁的祁发宝依然带领着边防战士们驻守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雪域高原上。
大好河山、寸土不让!这是他们向祖国和人民发出的铮铮誓言。

身处恶劣环境不言苦,挑战生理极限不畏难,直面生命威胁不怕死。
时光流逝,直至今天,44岁的祁发宝依然带领着边防战士们驻守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雪域高原上。
大好河山、寸土不让!这是他们向祖国和人民发出的铮铮誓言。
52岁,与坚守有关

如果把医护人员称作防疫“战士”,那么新冠病毒核酸检验人员无疑是一线的“排雷兵”。
核酸检测被视为动态清零的有力支撑。自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,每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的背后,支撑着的,是一位又一位身穿防护服“全副武装”、看不清楚面容的核酸检测员。

58岁的张洁是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。上海市本轮疫情发生以来,张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,带领并号召全科室成员,24小时待命,日夜坚守一线,守好发热门诊疫情防控前哨,保障隔离病房患者医疗救治。
无数医护人员、志愿者身着防护服,坚守疫情防控一线。
时有所需,必有所为,是青春向祖国做出的承诺,向时代做出的回答。这是防疫一线最动人的模样。每一步,都义无反顾。
没有人能永远年轻,但永远有人在前行。
那些热爱的、专注的、无畏的、坚定的身影,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,汇集成青春的百种模样。
不断寻找更好的自己,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。
“进前而勿顾后,背黑暗而向光明,为世界进文明,为人类造幸福,以青春之我,创建青春之家庭,青春之国家,青春之民族,青春之人类,青春之地球,青春之宇宙。”
共赴山与海,我辈正青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