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言必诚信,行必忠诚”。诚信,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,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组成要求。为了弘扬诚信、自强的优秀品质,增强诚信意识,引导在校大学生诚实做人、诚信受助,学部开展诚信教育宣传系列活动。今天,小药将带领大家着眼社会热点,了解“诚信资助”,打造诚信校园。
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~

1
引言
诚者,天之道也;思诚者,人之道也。诚信是立身之本,做人之道,是我们立足校园生活的基本道德修养。国家出台并不断完善高等学校学生教育资助政策,目的是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。然而,随着国家资助力度加大、资助政策放宽,一些同学萌生了不诚信的想法,虚报家庭信息,骗取资助资金,让“暖心政策”变了味。
2
骗取助学金
很多大学生认为“骗取助学金”并不需要承担责任,在金钱的诱惑和侥幸心理的驱使下,一次次以此满足自己内心的“无底深坑”。但是,这样的行为不只有违道德,更触碰了法律红线!
① 江门市杜阮华侨中学、杜阮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尹某将制度转化成了谋利私利的工具;因组织虚报身份骗取国家助学金184万余元、受贿15万多元,尹景明已被判刑11年。
② 陈某将不符合发放国家助学金的校外人员注册为本校全日制学生,伪造助学金申请表,5年时间骗取国家助学金总计280余万元。2014年1月9日下午,他因涉嫌滥用职权罪和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。
③ 2015年11月,刘志华隐瞒了其本人为古竹村委会副主任身份,违规帮其儿子虚假填报《南丰县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国家助学金申请表》,成功骗取国家助学金6000元。2019年10月,经白舍镇纪委委员会议研究决定,给予刘志华同志党内警告处分,收缴其违纪款6000元
3
滥用助学金
国家助学资助政策的资金主要用于解决学费,学习生活基本费用等不足的问题。但是一些大学生获得资助金后,并未正确使用,而是欺骗老师、家长、同学,将资助金用于贪图享乐。这些的资金使用上都存在着严重失信行为。
失信行为被记入诚信档案后,你的人生将面临诸多不便……



4
拒绝虚报 诚信受助
资助育人暖人心,诚信感恩记心间。助学金是助梦学习的桥梁,不应该成为大学生骗取资金、吃喝玩乐的工具。三毛曾说:“人际关系最重要的,莫过于真诚,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。真诚在社会上市无往不利的一把剑,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。”作为大学生,我们都应当怀着真诚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,把诚信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,把诚信作为日常行为的准绳。

在申请国家助学金时,我们要坚定诚信底线,真正做到“不虚报、不谎报”,将受助资金用于真正需要的地方,诚信受助,自立自强。
5
关于诚信 他们这样说
唯天下至诚,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,立天下之大本。——《中庸》
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,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。——艾琳·卡瑟
内不欺已,外不欺人。——李叔同
一丝一毫关乎节操,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,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。——林达生
我期望我将具有足够的坚定性和美德,藉以持续所有称号中,我认为最值得羡慕的称号:一个诚实的人。——华盛顿
6
结语
同学们,国家呼唤诚信,时代呼唤诚信,教育更呼唤诚信。人生路漫漫,诚信第一条。作为一名大学生,我们要把诚信作为完美价值来追求,把诚信作为事业的坚实基石来实践,让诚信之花开在我们的心田。